隆冬时节,寒风凛冽。“宋武宗源”的牌匾悬挂在正房门头,东西侧房前分别摆放着一个木架,上面矗立着刀枪剑戟各式。五六个习武之人在院内腾挪切磋,出拳、抡肘、**膝、扫腿……动作稳健,凌厉流畅,嘿嘿嚯嚯之声不绝于耳,老宅院内一派热闹景象。
徒弟王勤学正在练习,师傅宋光华端坐一旁不时厉声呵斥,帮助王勤学纠正动作。在中国北部小城山西太谷县朝阳道94号,是宋氏形意拳嫡系传人宋光华的老宅,这处不起眼的四合院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爱拳人纷至沓来。
形意拳发源于山西太谷,与少林、太较、八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拳,讲究形松意紧,打法变幻多端,硬打硬进,如电闪雷鸣。2008年,形意拳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85岁高龄的宋光华头发花白、精神矍铄,挥舞着一对金光灿灿的器械,刀随身转、刚劲有力、身形舒展。他边演练边介绍说,这种可砍、可刺、可钩、可铰……后较具杀伤力,是形意门派中特有的——麟角刀。
宋氏形意拳是形意拳主要分支之一,已有200余年历史。宋光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,他的祖父宋世荣、伯祖父宋世德、父亲宋铁麟都是名噪一时的形意拳高手。
过去,历代练拳者在招徒时都是再三考量,练拳时也较为隐蔽,外人难以得见。在宋光华看来,秘不外传的旧习已不合时宜,形意拳只有积极推广传授,才能保其香火传承。
宋光华手把手教徒弟形意拳中的招式。这位徒弟是南京人龚春龙,师傅正在教他外横拳和崩拳的实战运用。“人活80古来稀,我说人活80不息气。”宋光华说,自己早在2004年就建立了“形意宋氏堂”网站,此后十年间,在各界人士帮助下,在俄罗斯、美国、日本、马来西亚等地相继成立了宋氏形意拳的协会、研究会等各类机构。如今,宋光华的正式弟子已达2000多名,遍布全世界。在太谷老宅,宋光华先后接待了来自韩国、俄罗斯、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慕名而来的外国友人,其中20多位外国徒弟按中国武术习俗正式拜师。
形意拳非常讲脚边的根,步到人飞,脚边没根哪行?这个如何出去的?俗话讲要站桩、行桩,就是说站桩和打拳。实际上不以为然,除开这2个规定外,也要多有实战演练抵抗,在zhan争中学习培训zhan争,不然還是死桩。假如通过观察一下老拳师,她们无论是行拳還是着手实战演练,架子全是较低的。架子低了,zhong心低了,牢固性大自然大大增加,脚边的根也总有了。这类bo斗方法与一般的散打不一样,散打站位都较高。站位高,协调能力好,站位低,步法远没低位快,但是平稳。形意拳平常的站桩、打拳练出了三角形的平稳的身体站位形状,架子再低,更妙。